惠连健康医药代购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2023健康中国发展大会发言

制定并全面实施了慢性病综合防治战略,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纲要》,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当中,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措施。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治形势还是非常严峻、复杂的,慢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了70%,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慢性病患者也呈年轻化的趋势

  聚焦健康中国行动目标、奋力推进慢病综合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跟大家报告的主题是《聚焦健康中国行动目标 奋力推进慢病综合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制定并全面实施了慢性病综合防治战略,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纲要》,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当中,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措施。应该看到,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治形势还是非常严峻、复杂的,慢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了70%,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慢性病患者也呈年轻化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布了健康公式,影响健康的因素当中个人生活方式占到了60%,遗传占到15%,环境因素占到17%,而医疗服务因素仅占8%。在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当中,生活方式是最可被控制以及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我们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这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通过这四大基石改善生活方式,就对慢病的防与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显示,80%的冠心病、90%的二型糖尿病、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控烟限酒、健康饮食、维持正常体重等等这些措施来预防。包括刚才徐院士所讲到的乳腺癌的“防”也同样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有关联的。因此,培养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

  应当讲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当中,慢病的防治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推进的15项健康中国行动当中有4个重大慢病,这4个重大慢病包括了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对于这些慢性病,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防融合,推动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慢病健康管理理念。同时在此过程当中,要紧紧围绕“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多年来,我们从政策引导、体系建设、能力提升等各方面多措并举,应该说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些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持续完善了慢性病防治的政策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综合性的规划是我们行动的纲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是我们的基本路径,健康中国行动是我们的施工图、路线图以及明确的工作目标。在心脑血管、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多个疾病领域当中,通过实施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多病共防、多病共管的慢性病防治的政策体系。刚才山东的经验应该说也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实践分享。

  二是逐步形成了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工作机制,我们推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治的工作机制,以慢性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区覆盖率超过了17%,累计2888个县区开展了以“三减三健”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率达到了97%以上。

  三是不断建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体系,我们以死因监测、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肿瘤随访登记这样的几个方面为主体的慢性病监测体系都在不断完善,全国监测重大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状况和危险因素流行水平以及变化趋势,建立了监测信息定期发布的制度,我们定期发布肿瘤登记、心血管健康、脑卒中防治等专病的年报,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慢性病防治和营养改善工作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

  四是逐步完善重大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体系,以重大慢病早期筛查干预为切入点,实施重点癌症的早诊早治,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因素筛查和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这些重大的公共卫生项目,探索建立慢性病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能力,切实提升群众在整个健康服务当中的获得感。

  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体系,我国慢病防治经历了从点面突破到系统提升的一个发展历程,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2015年的18.5%下降到了2022年的15.2%,降幅达到了17.8%。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健康中国行动为纲领,聚焦当前工作当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短板,全面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实施。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加强部门合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多渠道推进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强化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持续深入推进“三减三健”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开展,进一步推动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

  二是在慢性病防治领域,创新医防融合机制,以健康管理为中心,充分发挥好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防的工作当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形成医防融合健康的服务模式,以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等重点疾病为突破口,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到2030年,要达到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到190.7/10万以下,癌症的五年生存率要高于46.6%。

  三是深入总结既往的慢性病防治的工作经验,不断加强慢性病防治适宜新技术的研究,制定完善慢性病防治的技术指南,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规范化的开展慢性病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以及后续的管理工作。优化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持续推进慢性病的防、治、康、管、保整体的融合发展。

  也希望各部门、社会各界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在慢病防治工作当中共建共享,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