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连健康全球寻药服务领域

本月起已有8类药品剔除医保目录

减肥、美容等药品主要是为了改善个人的外在形象,而非治疗疾病。这些药品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体的个例需求,并非大众普遍所需的治疗疾病的药物。因此,不符合医保“保基本”的定位。

一政策解读《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由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自 2024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该办法明确了八类药品不再纳入医保,具体内容如下:

  1. 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这类药品通常用于调理身体,而非治疗疾病。例如一些人参、鹿茸等滋补品。
  2. 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保护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避免因药品需求导致其过度开发。如含穿山甲、虎骨等药材的药品。
  3. 保健药品:保健品主要是用于预防和调节身体机能,并非治疗疾病必需。像一些维生素类保健品等。
  4. 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属于此范畴。
  5. 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这些药品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品质,而非治疗疾病。
  6. 因被纳入诊疗项目等原因,无法单独收费的药品:这类药品通常与诊疗项目捆绑,难以单独核算费用。
  7. 酒制剂、茶制剂,各类果味制剂(特别情况下的儿童用药除外),口腔含服剂和口服泡腾剂(特别规定情形的除外)等:这些制剂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不适合纳入医保范围。
  8. 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为兜底条款,涵盖其他不符合医保用药规定的药品。

该政策的出台,旨在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将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益。

二、不纳入原因

(一)非治疗必需

保健药品、滋补药品等多为滋补、保健等性质,并非治疗疾病所必需。医保的定位是“保基本”,主要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在患病时能够获得必要的治疗药物。例如,维生素类保健品虽然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但不能替代治疗疾病的药物。减肥、美容等药品主要是为了改善个人的外在形象,而非治疗疾病。这些药品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体的个例需求,并非大众普遍所需的治疗疾病的药物。因此,不符合医保“保基本”的定位。

(二)防止盗刷基金

部分药品以往存在盗刷国家医保基金的风险,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以往有些地方医保政策提出不能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购买保健品、生活用品等,主要原因是涉嫌盗刷国家医保基金。以往只执行属地管理,各地执行不一。此次文件的正式出台,说明国家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保监管会越来越严格。例如,一盒复方阿胶浆结算 60 次的事件,就暴露出医保基金在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风险。国家医保局坚决打击利用串换药品空刷医保和回流药品等方式欺诈骗保,维护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和参保群众合法权益。

(三)为好药腾空间

将这些药品调出目录是为了给临床价值高的好药腾出空间,优化医保目录。鉴于基本医保筹资有限,2019 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只有 800 元左右,其中的三分之二还是来源于财政补助。因此,必须强调和坚持“保基本”的制度定位,将价格合理、经济性高、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纳入目录范围。目录调整将继续坚持有进有出,优化升级。经综合考虑被评估认为风险大于收益的药品、目录内的“僵尸药”、国际上普遍退市的药品、可以被替代的价格高但谈判未成功的独家药品等将被调出目录,为临床价值高的好药腾出空间。

三、政策影响

(一)医保监管更严格

此次政策的实施,使得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保监管更加严格。以前各地执行标准不一,一些药店存在使用医保卡购买保健品等非医保药品的情况。现在国家明确规定八类药品不纳入医保,这将促使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药品销售行为。例如,绍兴市各大药企针对退出医保目录的药品进行降库存处理,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布局、调整。华虞大药房对一些主要起补气、补益保健作用的中成药进行调整,降低库存和种类数,两个多月内降低了总价值 500 万元左右的药品库存。

(二)社会热议不断

该政策也引发了社会热议。一方面,有市民认为医保卡就是纯粹拿来治病的,保健品应该限制,国家给的医保钱是用于看病,而不是购买保健品。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特定人群来说,政策调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比如避孕药不再纳入医保,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在有意提高生育率,但也有网友指出避孕药有多种功能,不纳入医保会影响到一些病患群体,如子宫肌瘤切除子宫卵巢后需要依靠避孕药来调节激素水平的患者。此外,对于预防性疫苗不纳入医保,一些家长表示担忧,如孩子打疫苗可能要自费。不过,专家指出我国疫苗主要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由公共卫生资金承担,第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且自愿受种,此次《暂行办法》中提到的预防性疫苗是第二类疫苗。

总的来说,虽然该政策在实施初期可能会带来一些争议和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为临床价值高的好药腾出空间,更好地发挥医保基金的作用。

四、剔除医保目录

未来医疗对于中低层收入的影响

八类药品被剔除医保目录,对于中低层收入人群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医疗负担。中低层收入人群通常在经济上较为紧张,对于医疗费用的敏感度较高。例如,一些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特定药品的中低层收入患者,如果其所需药品被剔除医保目录,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以乙肝患者为例,乙肝养阴活血颗粒和乙肝益气解郁颗粒被移出医保目录后,患者购买这些药品需要自掏腰包,对于原本经济就不宽裕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同时,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不纳入医保,也可能对中低层收入人群产生影响。对于一些从事特定职业需要频繁接种预防性疫苗的中低层收入者来说,自费接种疫苗可能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而对于选择避孕方式的中低层收入人群,避孕药品不纳入医保可能会影响他们对避孕方式的选择。

中低层收入人群对策

面对八类药品被剔除医保目录带来的影响,中低层收入人群可以采取一些对策。首先,中低层收入人群可以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加强预防保健。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降低患病风险,减少对药品的需求。

其次,中低层收入人群可以关注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医疗救助和补贴政策。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会针对特定的贫困患者群体提供医疗救助,中低层收入人群可以了解并申请这些救助,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同时,一些社会组织也会开展医疗救助项目,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帮助。

此外,中低层收入人群在就医时可以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和药品。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济状况,为患者提供多种治疗方案和药品选择。中低层收入人群可以与医生积极沟通,了解不同方案和药品的优缺点,选择既适合自己病情又经济实惠的治疗方式。

最后,中低层收入人群可以考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保的不足,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障。中低层收入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